1)第342章 我喜欢读书(求月票)_长安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刺史府后院里也有一棵老槐树,其上槐花开得正盛。

  此刻,骆母带着几名仆妇正坐在树下择槐花,被捋下来的槐花,一把把装进竹筐里,等着拿来做槐花饼,或是沾了面蒸着吃,出笼时抖一抖,淋了芝麻油,拍了蒜,一同拌进去……拿骆母的话来说,真真能香倒几个路过的大汉。

  阿点负责折槐花枝,他生的高大,矮些的树枝,他踮着脚便能拽得着,每每专挑了槐花最密的树枝来折,于是被骆母盛赞是折槐花的一把好手。

  一群妇人们说说笑笑着,引得爱听热闹的归期循着声儿就过来了,见得鲜嫩槐花,归期凑着张马脸挤过来,也想要尝尝味儿。

  槐花枝带刺,阿点捋下了槐花和鲜嫩的椭圆树叶,捧在手里喂着归期,因被归期舔到手心,阿点痒得哈哈大笑起来。

  常岁宁远远地便听到了阿点的笑声,遂往声音的来处拐了几步,她透过一丛油绿芭蕉看到槐花树下的情形,不禁也弯了弯嘴角,因繁杂的公务而有些纷乱的心绪,皆在此一刻平静舒展下来。

  单是瞧着阿点这张烂漫的笑脸,她即可断定此行来江都,果真是来对了。

  那些同骆母一起择槐花的仆妇,也是新招入府的,皆是在战争中失去了家人的伶仃妇人。

  这座刺史府不大,好在尚可为些许无处可去之人遮风避雨。

  但于常岁宁而言,她不能止步于“些许”,江都给了她安身处,她便要将此处成为可庇护更多人的安身之所。

  当晚,常岁宁便吃上了蒸槐花,放下第二只空碗时,常岁宁只觉浑身充满了力气。

  ……

  未等三日,第二日时,顾家便给了回音。

  待到第三日时,则已将常岁宁要的藏书如数奉上。三日的时间本不足够将百卷书籍誊抄完毕,但既是孤本,为谨慎起见,顾家平日里自也不可能想不到多抄两份以防不测,加之还需以抄本供族中子弟传阅。

  这三日的时间,大多便拿来反复对照纠错、标注之类。

  一同被送到刺史府的,还有十一位顾家子弟。

  常岁宁原话说要“至少十位”,但依蒋海的意思,踩着人家要的数儿给,显得态度不够积极,太过死板,不利于打好关系,横竖也不差那一个了,多个添头,面上好看。

  添就添吧,为了更好看,顾修甚至特意添了个长得不错的——当然,倒不是他那次子,次子虽美,却美而过于自知,醉心于此,而致才学平平,不足以拿得出手。

  为表诚意,顾修是亲自领着族人来捐书的,此刻他带着一排族人站在刺史府厅中,心中略觉羞愧,变卖祖产常有,如他这般变卖族人的,少见。

  那些被选中的顾家族人们,不免也有悲愤之感,卖身求生,莫过于此了。

  但谁让世道多艰,为了保全族中,为长远而虑,今下只能委身于小小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