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922章 京营_大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盖上了印章,然后掏出了布袋,数下饷钱。

  而朱曲也同样签字,按上指纹。

  只见存折上,盖着一个已领的章,上面写着日期,一行一个空格,倒是简单明了。

  他这时候才瞧明白,前头写着绍武十八年二月字样,后面空白处,则盖着章:

  通州第七团,军法官程解

  而再后面,就是他的指印了。

  至于在桌案上,军法官的账本上,不仅有印章和他的签指纹,还有签字。

  甚至在那个账本之上的角边,还有记录员、游击的署名。

  若真的是有吃空饷,冒领的,谁也逃脱不了。

  细密严谨,可见朝廷很是下了一番功夫。

  要知道在前明,军饷这玩意儿只是发给将领,这也是吃空饷,以及养家丁的由来。

  而明末之所以盛行养家丁,除了将领们的私心之外,最大的因素则在于朝廷没钱了。

  一万人的军饷,只够五千人吃喝的。

  与其五千人都是穷哈哈,还不如养一千精锐,让其余四千人当乞丐,这是不得已的法子。

  拿着存折本,他转过弯,来到了又一处空地。

  这里的粮草堆积如山。

  同样,存折上需要进行盖章。

  作为队正,他的俸禄相当于两个士兵,也就是四块银圆,两石粮,

  钱倒是好办,这两百多斤的粮食,倒是让人头疼。

  军法官则笑道:“军营外就是小镇,你可以叫几个手下把粮食抬到镇里卖了,虽然吃亏了些,但总比拿回家强。”

  “当然,你也可以存在这,只是一个月要交一斗粮。”

  好家伙,这是真贵。

  朱太子哪里肯惯着他,直接叫几个人抬到镇里粮铺卖了去。

  通州作为粮仓所在,粮价虽然不受朝廷限制,但价格便宜,一石粮不过六毫银。

  两石陈粮也只是兜售一块银圆罢了。

  “队正,这些粮食带回家吃也不错,比市面上的糙米好多了。”

  军中发下的自然是一年的陈米,但到底也是精米,吃上去自然比糙米强。

  “是啊,您正好休沐,雇辆牛车,几个人拼一下,就能装回去。”

  军中九日一假,一个月最多三天假,许多人就凑够三日才休。

  军中也知道调整,故而有的人上旬休三天,有的中旬,有的下旬,时刻保持军中有大半人。

  这样一来,休沐时几个人雇车,凑在一起就能把粮食运回家了。

  朱存渠哪里敢雇车?

  卖了粮后,几个侍卫就再军营外跟着他,然后赶出一辆马车,直接往京城而去。

  两者相距五十里,宽敞的官道倒是平坦,一个时辰就抵达京城。

  此时天刚擦黑。

  换了一身衣服,他急忙去见皇帝。

  “不错,干练了许多,也精神了。”

  皇帝见到略显精瘦的太子,满意地点点头。

  原本的太子,虽然不是什么肥硕之人,但这怎么也隐藏不了那股贵公子的气质。

  也就是那股贵气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