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74章 冲击_大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府则是雷声小,雨点大。

  都督府十司,为首的军政司,共有百余名官吏任职,而因为买卖官位之事,直接下去了九十来人。

  可以说,整个军政司,几乎是人人参与,谁也不落下。

  也正是因为如此,抄家的时候,从这群人家中总计抄出三十来万块,看上去不多,但这可是现钱。

  一些家产,如土地,商铺等,价值不菲。

  其总额,约莫百万块。

  经过严刑拷打,这般卖官,进行了三年左右。

  这些人甚至很聪明,他们明白像是巡防营指挥使引人注意,所以卖的很少,主要靠人情请托,再加上钱财才按下。

  而像是三老这样从九品的小官,一来数量大,二来品阶低,不能引起注意,所以大范围的散卖。

  “一个三老,百块银圆。”

  朱谊汐看着供词,忍不住叹了口气。

  他不知道应该说价格高,还是价格低,但士兵们应该是追求甚多。

  因为按照俸禄,百块银圆,五六年就能抵消,剩下的是纯赚。

  而购买名额的人员,也不出所料,基本是地方士绅,以及一些勋贵们的关系户。

  谁还没有几个穷亲戚?

  舍弃百来块银圆,就能博得美名,照顾人情,可谓是大赚。

  无论是文官,亦或者武官,乃至于地方士绅,基本都参与其中,丝毫不觉得有异。

  没办法,三老名义上入了品流,但却是最低的从九品,根本就没有上升的空间,只能一辈子待在乡下,任由衙役驱使。

  属于低贱的不能再低贱的浊流。

  也正是因为如此想法,所以没有人觉得买卖而羞耻。

  朱谊汐则沉默了。

  因为任何事情都是一体两面。

  某种意义上来说,大量的民间士绅,官吏因为卖官之事,绑定在了大明的战车之上,这对于统治来说是十分有利的。

  因为士绅阶级属于地方上的富裕层,再加上民间流行的以邻为壑,厚待乡民的传统,使得其威望极高。

  当这些具有威望的人全部认同大明时,民间所谓的造反,根本就没有发展土壤。

  就像是在清朝,乾隆年间买官鬻爵之事不绝于耳,甚至朝廷光明正大的去卖,明码标价,例如李卫。

  这样一来的好处就是,那些有钱而无文才的土豪们,将全心在大清,不会理睬那些天地会,亦或者反清复明组织。

  没有读书人参与的造反,根本就成不了大事。

  例如白莲教起义和太平天国,只能横行一时,根本就后继无力。

  同时,这些有钱人将会与读书人形成竞争关系,从而让汉人极度内卷,一个官位后面四五个候补。

  官员们则满心思捞钱,对于皇权根本就没有威胁。

  最明显的是,在明朝,地方上知县大部分由举人、监生充任,堂堂的进士则十不存一。

  而在清朝,就连进士都得候补,虽然是老虎班,逢缺必补,但是也要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