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12章 试炮(下)_大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位。

  一旁的伊万诺夫,满脸的错愕,心中泛起了忧虑。

  坦率的来说,俄罗斯人所倚仗的,无外乎从蒙古人那里继承到的骑兵,以及欧洲学来的火枪。

  两者进行东西结合,外加大量的士兵,成就了俄罗斯的地位。

  显然,如今的明国,军队规模数十万,比俄罗斯还要多,火器也极为先进,不弱于西、法等,这要是碰到了,对于俄罗斯可不好受。

  越想,伊娃诺夫越难受:“幸亏有鞑靼人在前面挡着,不然就有苦果子吃了。”

  即使哥萨克人再凶狠,也无法用肉体来抵挡炮弹啊!

  索性冬天太冷,过去了一个时辰就结束了。

  哪怕如此之短,吃了一肚子的西风,刚回京城了,就有几个大臣病倒了。

  军械司则上表了火炮的成本参数,并且请求皇帝赐名。

  成本,铜铁料加一起,约莫四百块,工钱忽略。

  最大的成本,就是铜芯了,其他的倒是挺便宜的。

  朱谊汐思量了一番,赐名为镇西炮。

  顾名思义,就是想着此炮能够镇住西北,拿下西域。

  兵部一次性从工部订购了一百门,装备甘肃军队。

  “西北战事之争,此次后就不复存在了。”

  皇帝心中满是高兴。

  事实往往比一封封的反驳更让人清醒。

  内阁也反应很快,得知了不可逆转后,立马商讨,将在西北设立军械所,制作火炮、火枪炮弹等火器。

  地点,就在西安府,负责整个西北四省,陕西、甘肃、宁夏、绥远的军械制造与修缮。

  这也是必须的结果。

  总不可能千里迢迢的从北京城下发火器火药吧。

  除此之外,南京的军械所也在筹备,负责整个南方的火器。

  由此一来,北京、南京、西安,各自有军械所,由工部负责筹建。

  内阁配合,其高效运转之下,效率上是极高的,比起之前的三省六部制的推诿扯皮强太多。

  当然了,效率最高的还是清朝的军机处。

  皇帝口谕,大臣拟旨,一项政策,从大脑到形成,不需要半个时辰。

  可疑军机处太考验君主的天赋了,一旦庸主,幼君临朝,或者君主病重,朝廷立马宕机。

  相较于之前的内阁,绍武朝内阁最大的特点就是,内阁大臣不再兼任六部。

  换句话来说,他们属于纯粹的阁臣,享有决策权,具体的执行权由八部尚书们去干。

  这一定程度上来说,凸显了阁臣们的特殊地位,尚书们的权力也进一步下滑。

  没办法,这是趋势。

  而在十月底,从西北传来的消息,道清了俄罗斯派出大使的由来。

  卫拉特蒙古四部,年初进攻托木斯克后,打个平手而归。

  后来,高一功出售火绳枪与他们,套取了大量的钱财募军。

  由于有了火器的加持,蒙古人一举拿下托木斯克,威逼秋明,震撼到了俄罗斯人。

  这要是继续下去,西伯利亚汗国土地岂不是要尽失?

  俄罗斯一番调兵遣将且不提,联络明军,杜绝其火器输出,结交为盟友就很有必要了。

  鉴于俄罗斯人与漠西蒙古诸部打了起来,高一功再次请战,要求拿下叶尔羌汗国。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