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52章 南北差距_大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条件不足,缴纳白银和铜钱。

  没错,铜钱也开始收了,不过考虑到铜钱质量不一,所以只收铜圆,顺便还能刺激一下铜圆的流通,给户部赚钱。

  秋税则收银一千八百万块银圆,而去年这个时候,则是银八百万块,粮一千两百万石。

  其中包括商税(囊括铁、酒、煤等)三月一缴,约有三百万块,盐课则另算,同样三月一缴,共有两百五十五万块,比第二季度增长了三成多。

  也就是说,仅仅凭借着四川、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九省的秋税,就超过了千万块,达到了一千三百万块银圆。

  还得加上五百万石粮食呢!

  整个绍武五年,财政收入为:粮一千三百万石,银四千两百万块。

  要知道在夏税时,去除商税,整个北方只收了三百万块,虽然是半税,但就算是全税,也不过是六百万块。

  加一起,不过人家的四分之一。

  科举上四六分成,如果按照财赋来算,二八还差不多,如今一看北方还占了大便宜。

  不过虽然新添几省,但全国会试三百人的名额并未改变。

  无他,由于进士下放,再加上省试的原因,所以全国一千六百县,缺官的现象并不严重,例如河南,甚至好多府县还是无人区。

  扯远了,反正是在绍武朝,南北差异之大,触目惊心。

  所以,这次扩大会议,八部尚书,礼、吏、户、兵、刑、工、理藩院、组织部,都察院,内阁,五军都督府齐至,皆是因为这一场秋税。

  所以,即使秋税此时再创新高,但难敌众人心中烦闷。

  “即使是保存最好的山西,此时也不过是四五百万人,一年赋税收全,加上商税,也不过两百多万块……”

  户部尚书王应熊更是感到难受和纠结,差距与理想相差太大了。

  这是北方三年免税后的第一年半税期,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跟南方差太大了。

  本以为南方供养天下两三年,北方现如今也能出出力,但实际上却令人大失所望。

  “偌大的北方,收拢到一块,怕是只和南直隶相差不离。”

  礼部尚书朱谋直接了断地说道。

  “还是人太少了。”

  冯显宗耐不住性子,迫不及待道:“这几年虽然不断在迁徙百姓,但河南一省的丁口,却未超过两百万;山东不过三百余万;陕西两百余万。”

  “即使是京畿重地河北,也不过是四百万允许,不及曾经的一半。”

  “没有人口就开垦不了土地,自然收不上税,与南方比不得,最少要五年,十年,才能恢复到以前。”

  “得加大迁徙力度。”

  如今还在进行的官方移民,是湖南填湖北,四川填河南,而民间的迁徙却源源不断,如江西、安徽百姓去往湖北……

  而大家此时都觉得太慢了。

  北方如果继续这般发展,只是被南方越拉越大,对于国家稳定来说很不利。

  “南方比北方强,除了丁口外,最重要的就是不缺水。”

  理藩院尚书堵胤锡,则直言道:“只要在北方修河渠,坡塘,多储存一些水来,必定能增加丁口……”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