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91章 堵胤锡其人_大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堵胤锡直接坐下,开口就吩咐起来。

  而在另一边,盐商们汇聚一堂,开始思量着如何跟这位巡抚亲近一番。

  虽说管理他们的是巡盐御史,但到底是生活在扬州城内,跟巡抚抬头不见低头见,适当的亲近一番没有坏处。

  不过剛想行動,就被打断。

  只见一盐商,面色凝重得对着其他人道:

  “尔等是不知道堵胤锡其人。”

  “我已打探清楚,在无锡时,他就自为人直廉而出名,后来任北新钞关分司,更是清正廉明,饱受好评。”

  “后来至长沙,倒是不清楚,不过想来秉性难移,朝廷派此人来,怕是早有打算。”

  “如此岂不是说,朝廷对江苏有大动作?”

  这下,盐商们坐不住了,一个个急切起来。

  对于他们来说,稳定就是最好的,江苏省可不能乱起来。

  翌日,扬州城内的文武官吏,就收到一个消息:巡抚堵胤锡已然巡视各地去了。

  而他的第一站,就是太仓卫。

  这是直奔卫所而来啊!

  一时间全省震动。

  皇帝在南京,也得知了堵胤锡的动作,对于其行事果断颇为赞赏,常对其他官吏赞叹道:

  “江苏有堵胤锡,着实是一件幸事。”

  改革从来就没有一帆风顺的,而且,当朝者的愿望是好的,执行起来却千奇百怪。

  所以,选将,就成了重中之重。

  一旁的赵舒也赞叹道:“刚至扬州,就马不停蹄的巡视各府,尤其是太仓,着实令人意外。”

  “太仓啊!”

  皇帝想着其位置,感叹道:“苏州府所在,整个江苏省的精华之地,要地中的要地。”

  “只要解决了苏州的卫所,自然就树立了榜样,无人再敢阻拦了。”

  “陛下不怕江苏乱起来吗?”

  赵舒自然明白皇帝对士绅动手的心思。

  随着朝廷即將北迁,南京的重要性却未削减半分,自然而然在临行前,皇帝要解决忧患。

  如果新政要实行,而士绅,则是江苏省最大的阻碍。

  “乱起来又如何?”

  朱谊汐不由得笑了:“虽说天底下的赋税,十之一二来自于江苏,但就是这样的重地,容不得丁点的闪失。”

  “国朝两百年,几时将藩王封至江南?就是怕其乱套了。”

  “可惜一味的纵容,反而如同惯子,得不到什麼好处。”

  赵舒闻言,都是颇有几分不同意见:“陛下,据微臣所知,苏州等地赋税较其余各省,重了数倍,以至于士绅们多有怨言,何来纵容?”

  “重赋这是对于普通百姓,纵容则是对于士绅。”

  朱谊汐淡淡道:“士绅们有的是法子逃税,唯独普通人逃脱不得。”

  “所以,朕待新政完毕,就会对江苏进行恩免,减税减赋,宽慰人心。”

  “陛下圣明。”

  赵舒恍然。

  堵胤锡就是一把刀子,快刀斩乱麻,将江苏省清理一番,就会轮到皇帝出手了。

  而其也知道自己的使命,迫不及待地去实行。

  因为他只明白,时间不等人,只有皇帝在南京坐镇,江苏的新政才会入其眼,前途广大。

  同样,江苏也乱不起来,数万京营压着,有几个敢造反。

  所以,堵胤锡这不是莽撞,而是知晓分寸,把握机会啊!

  看来未来朝堂,其必然有一席之地。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