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4章 多招齐上_大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乎是半残,没有三五年的时间,是恢复不了的。”

  满清施行的军民一体制,牛录既代表军,也代表着民户。

  每户八旗,就会抽调一男丁为兵,如果死伤,则从其家中再抽调一人。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但新兵怎么能比得过老兵?

  在入关前,满洲八旗军丁共有五万人左右,四万人入关,辽东仅剩下不到万人镇压后方。

  索伦人,生女真,也需要镇压的。

  四万满洲八旗,如今没了一万五,三成有得多。

  新兵补充也不给力,许多牛录也被削减,人数略低于四万。

  毕竟光生女儿,儿子少的也有。

  人数虽说只是减了一点,但战斗力却天差地别。

  如果经过几年的战斗,也能陪练出来,但时间不等人。

  留给满清的时间太少了。

  “一万五千人?”

  代善闻言,苍白的脸色更是成了惨白。

  “这是先帝那么多年来,也不曾累积到这般数目。”

  多尔衮叹道:“山西、河南拖延,山东危险,只要这三路有一处被破,那北京就危险了。”

  “到时候危及京畿,其他两路也会败下阵来……”

  “那你的意思呢?”

  代善抬起头,看着多尔衮,语气不善。

  他知道,这事其实并不怪多尔衮,毕竟领兵作战的并不是他。

  但谁让他是摄政王,副皇帝呢?

  那所有的罪责,他起码要背一半。

  “朝廷上的那些文臣,我倒是不在意,只是耍耍嘴皮子罢了。”

  多尔衮轻声道:“但八旗中人心不稳,许多人不时地嚷嚷着回到关外,说南方不是旗人的天下……”

  “我是想知道,摄政王是什么意思?”

  代善再次强调。

  “我的意思!”

  多尔衮露出痛苦之色:“保存元气,只能撤回关外。”

  “关外挺好的。”

  代善突然道:“自从咱们落在北京,粮食不够吃了,许多八旗也学起了汉人,说着汉话,祖宗传来了的打仗本事,也忘了许多。”

  “悠闲自在,享受着荣华富贵,我看再过几十年,怕是连说咱们满话的都没了。”

  见到多尔衮还是纠结,代善沉声道:“依我的意思,全部撤回关外还是太早,可以先将家属撤回去,让将士们一心一意打仗。”

  “日后要是局势变了,再撤回来,也不耽误什么。”

  “好——”多尔衮露出笑意:“另外,也可以将那些财货先运走,省得到时候丢给明人。”

  得到了代善的支持,多尔衮心情好了许多。

  ……

  明清再次开战的消息,也传到了皮岛。

  刚募兵归来不久,李应仁准备大刀阔斧的练兵,一雪前耻时,忽然朝廷传来了旨意。

  让他带领兵马,从登、莱上岸,席卷山东,在济南与李继祖汇合,齐下山东省。

  “登州府?”李应仁大吃一惊。

  当然,他并不知道,皇帝一开始是准备让他去天津登陆,威胁北京的。

  但此时的北京不是两百多年后的北京,多尔衮没那么容易被吓到,天津登陆战效果很差。

  所以,去往山东就成了必然。

  “咱们算是暗手,清军必然不知晓。”

  文熙摇头,大肆赞叹起来。

  李应仁苦笑得摇头,这只杂兵,只能去送死还差不多。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