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8章 第一块实验田_大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以,按照他的设想,既然无法在全国范围内铺开新政,那就在小范围内施展。

  建立所谓的廉洁、高效的衙门。

  而且,市舶司的建立,能够拉拢一把士绅们,更加稳固他的皇位。

  思虑了良久,阎崇信这才道:“陛下放心,那群小子别的没见过,龟公们倒是熟悉,我肯定让他们学得好好的。”

  听到这,朱谊汐一时间突然地想笑。

  在前世,他的一位好友曾说过,其姑姑在人社局,有天没事,把全县的干部资料都看了一遍,结果发现,八成人身上背着警告。

  而令人喷饭的是,都是因嫖被抓。

  换句话来说,只要不嫖,升官妥妥的。

  “那就好!”拍了拍其肩膀,朱谊汐勉励道:“赋税之事,至关重要,任重道远啊!”

  阎崇信好久没经历这等亲昵之举,一时间脸色涨红,激动不已:“请陛下放心,微臣绝不让您失望!”

  “毕竟是新设,难免磕磕碰碰,有问题直接提出来,莫要怕了。”

  作为自己的实验田,朱谊汐也颇有几分激动。

  想着那个老人花了几个圈,塑造了一个世界顶级城市,而自己这个举措,能给大明带来什么呢?

  后世中,又会如何记载?

  越想,朱谊汐越觉得有趣。

  在这个时间紧张的时候,实验区反而是最好的选择。

  这般一想,他瞬间浮想联翩。

  等到阎崇信离开后,皇帝依旧陷入沉思中,不时的发笑,让宦官们极为惊诧,差点就叫了御医了。

  到了晚膳时,浦口将开关,成立市舶司的事,已经传遍了整个南京。

  人们议论纷纷,官吏们则垂头丧气,纷纷直言不可,最多的理由,则是败坏南京的朴实风气和风水。

  皇帝都快被气笑了。

  索性直接留中不发,省得恶心。

  内阁也晓得皇帝的意思,接下来递交的奏疏,倒是颇具实事。

  比如,福州的唐王,已经取消了监国称号,正在赶来南京的路上。

  而同时,郑氏也表现屈服,派遣第嫡长子郑森前来觐见,献上贡品。

  “按照既定章程去办!”

  皇帝批复着:“着户部拨下钱粮,为唐王修建王府。”

  而接下来的,则是江南地区的赋税事。

  之前提过,江南士绅,历来就有欠税的传统,除了三饷外,粮税上也是欠税者众多。

  欠税,不是逃税,两者不可混为一谈。

  比如,缴税万石,但实际上却只有五千石,甚至三千,找着各种理由拖欠,过两年再还。

  地方官甚至为虎作伥,也一起欺瞒朝廷。

  而这些士绅之所以敢明目张胆地欠税,拖税,就是因为在等——天下大赦。

  历来只要有喜事,皇帝都会大发慈悲,进行大赦,而到时候士绅们就会趁机免除了拖欠的赋税。

  通过大赦逃避税收,涉及到整个江南地区绝大部分士绅集体的利益。

  他们甚至主动制造大赦的理由,比如制造祥瑞出现,虚报地方灾情,勾结土匪制造战乱等等。

  有灾害有战乱,老百姓受了损失,朝廷一般都会减免地方上的税收以恢复生产,而实际上获利最大的就是有钱的士绅群体。

  如今,绍武皇帝登基,必然大赦天下,士绅们的好机会有来了。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