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4章 民心不古_大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相对于陆路,船只的不仅稳妥,还极其便利,这可比走官道舒服太多。

  “湘江?”

  张文程苦笑道:“湘江在下游已经泛滥,水流暴涨,船只难行,只能走官道了。”

  “行了,给我们安排食宿吧!”

  周大成不敢怠慢,忙不迭吩咐起来。

  张文程坐在这宽敞的驿站中,不由得感叹:“这才几个月的工夫,驿站就修到了长沙府了吗?”

  去了军政司半年,各曹流转了一遍,本以为能够分配个县令,谁知人数太多,他资历又浅,只能担任判官。

  不过,更可悲的是附郭县,不幸中的大不幸。

  还是资历不够啊!

  叹了口气,张文程又对自己即将大展手脚而兴奋起来,跟了张慎言那么多年,判案已经有些底气。

  不过,历练了半载就能成为从七品的判官,更有甚者直接成为了知县,豫王这种大手笔,着实罕见。

  “这可是进士们才有的待遇啊!”

  不一会儿,餐食被端了上来。

  作为从七品的判官,张文程独占一桌,桌子上摆着两菜一汤,一荤一素,炒鸡蛋和青菜豆腐,以及一碗湘江鱼汤。

  而随从则没有官身,只能由他付钱,两人一道菜。

  一伍护送的官兵,则是亲兵营出身,惯例是相当于从九品待遇,五人只是三菜一汤。

  虽然略显简陋,但到底是免费提供的,众人也不挑,大口吞咽起来。

  见一伍将士仍嫌不足,张文程就出钱买了一坛米酒,让他们解暑。

  席卷一空后,众人心满意足。

  这时,周大成拿出账单,让其签字,以便好报销。

  “驿丞,这长沙县如何?”

  张文程忍不住问道。

  “下官虽然刚来不久,但却听闻,长沙县兵灾较少,与湖北的白地不同,如今甚是繁荣,人烟稠密,家家养蚕缫丝,更是茶山众多,那是一等一的好地方。”

  周大成夸赞道。

  “不过……”

  “不过什么?”

  张文程一愣,这半句话又是什么意思?

  “不过,长沙县虽然冠绝湖南,但对于您这样的判官来说,却是极难的。”

  周大成老实地说道。

  “这又是为何?”张文程不解其意。

  “嘿嘿,长沙位置好,百姓们又无多少饥荒,每年顶多是些许洪水,比中原强太多。”

  周大成笑道:“如此繁荣,这也让长沙百姓眼里只有钱,人人多见利开眼。”

  “换句话来说,百姓斤斤计较,乐于出钱请诉讼,打官司。”

  “啊这!”张文程闻言,颇为无奈:“这与南京何其相似?”

  “一群刁民,只有钱财而无仁爱,见利忘义之徒,果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

  一想到这里,他仿佛就见到了自己日后案件堆积如山的景象,天天耳边都有苍蝇嗡嗡叫。

  真是让人烦躁。

  一时间,他竟然有些后悔了。

  “好讼”之风盛行于南方,尤其是明中后期,政府管理松弛,城市化,商业化发展,让官府推崇的“无讼”成为了虚幻。

  而其也催生了讼师这一职业的大肆发展。

  当然,对于官府来说,诉讼多就意味着民风不古,这是在否定他的治理能力,更是影响他的前途。

  而且,官场上奉行少做少错,多做多错,一旦疏忽了某个案件,就会给他政治生涯带来极大的影响。

  所以,官员们都不喜欢诉讼。

  新的一年到来,祝大家明年更上一层楼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