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74章 好人阿德_大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不过帮忙送到咱们的货仓里,顶多省了十几块而已!”

  水手们啧啧不已。

  时间和金钱都省了,这还不算多?

  阿德就见这群力夫们花费一个时辰的时间,将整艘船上的棉花搬卸完毕,用的人工不过三五十号人。

  整个码头此时是如此的有效率。

  大量的板车停靠,一辆满了,另一辆就立马填充,然后匆忙而走。

  码头道路又宽又平,实行严格的左右分道政策,没有什么堵塞。

  当然,这条路并不是为棉花修建的,而是为运粮食而建。

  全部采用了石灰掺合的水泥路,比起石板路和土路,着实强太多。

  从东北而来的大米,持续不断地输送到北京城,成为了整个北京,乃至于整个北方的粮仓。

  长达近十年的输送,彻底改换了北京人的口味,湖广米的味道远不及东北米来的香甜。

  有人估算过,一船粮食,早上停靠在天津府,晚上就直达运河,第二天中午就送到了北京人的餐桌。

  就算全天下的人饿死了,也不能进到了北京,尤其是天子公卿。

  “变化太快了!”

  只听见船长嘀咕道:“才离开天津府几个月,立马就有了新花样。”

  阿德等人自然高兴能够提前离开船只,迫不及待的登上了岸,各自寻欢作乐去了。

  昔日里省钱的众人,一个个也毫不吝啬地打了人力车,直接冲向了天津府城。

  而阿德则不同,他从小节省惯了,二三十文打车钱,他可不舍得。

  寻觅良久,找到了一个返程的牛车,花费不到十文就坐上了顺风车。

  像这样的牛车有很多,官道上络绎不绝。

  “老丈,这牛车咋那么多?”

  “拉货的!”老头牵着牛,轻松地走着:

  “码头的东西便宜啊!”

  “啥?”

  “你这小子,啥也不懂!”老头子笑道:

  “在海上讨生活,难免有些磕磕碰碰,那些船进了水,可不得糟蹋一些货?”

  说着,他指着牛车上的那些木箱子:

  “磕了碰了的碗和盘子,还有一些湿了的棉花,粮食,一些残布,可比市面上便宜多了!”

  “乡下人没那么讲究,把这些东西买回去卖,大家伙也愿意买,咱就给孙子赚一些零嘴钱!”

  “顺带着也能载人!”

  “这日子,估计就是甚么演义里的盛世吧?”

  “是啊,是盛世!”

  果然,半路上又有几个人招呼,坐上了牛车。

  老头似乎心疼牛来,坐上四个人后就不再愿意了,直接牵拉着走。

  半个时辰不到,就抵达了天津府城。

  如果说在码头尽是忙碌的话,那么天津府就多是繁华与热闹。

  各种各样的奢侈品,吃喝玩乐一应俱全,直看的所有人眼花缭乱。

  路过粮食一条街时,他停下了脚步。

  码头上的粮食一部分消失在粮仓之中,一部分又悄然地输送到了城内的粮铺。

  “贡米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