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22章 衣裳_大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吃苦头。

  他深刻的怀疑,这里面有猫腻,但没证据。

  在册封藩国的国策施行后,安享富贵上千年的孔府,立马就遭受了厄运。

  从嫡支再到庶支,关系越近,越会被选择去藩国传播儒学。

  从秦国到齐国,再到卫、越等,几乎每一个藩国都不会落下,大量的孔氏子弟被迫肩负了传学的重担。

  甚至年初,朝鲜、缅甸等国,也要求接一圣裔过去,在本国扎根,从而更好的宣扬儒家。

  当然了,在政治上,其不过是为聚敛读书人的人心罢了。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去各藩国当官是享福,但对孔家子弟来说,则是受难了。

  水土不服,文化争夺,政治要求,几乎过不上几天舒心的日子。

  一刻钟后,曾经食不厌精的几人公子哥,就将早餐给吃了干净。

  孟兴凡则忍不住抱怨道:“这祖宗们享了几十代福,如今到了咱们这,竟然到草原上吃羊毛,这叫什么事?”

  “里面肯定有猫腻,某手气没那么背!”

  几人议论纷纷,话里话外都是对现境的不满。

  这时,忽然有宦官跑来道:“孔先生,殿下召见!”

  “是!”孔兴陵忙起身应下,三步并两步而去。

  旋即,他就见到福分不浅的圆脸福王。

  虽然其不过二十岁,孔兴陵竟然在他脸上见到了慈祥。

  “本王决定任你为礼曹判书,负责整个福国的教化之道。”

  福王诚恳道:“目前你最要紧的任务,就是去建立孔庙,成立国子监,教授学子。”

  孔兴陵故作高兴地应下,实际上却心如止水。

  偌大的福国,读书人能有几个?

  自己这个礼曹判书,怕是会担任岂能先生吧!

  “殿下,痒序之教,我福国教师却是不缺,但书本纸张却是要害,除了孔庙之外,最要紧的就是制纸了!”

  “纸?”福王一愣:“我福国连纸也做不了?”

  “殿下,纸需要亚麻,树木等,还是要砍伐森林才能得之!”

  福王叹道:“卿家所言有礼,你去往国相府,让国相空出些许地方来,钟亚麻吧!”

  “草原上的树木可不多,砍没了就是真没了。”

  孔兴陵恍然。

  这福王想的倒是长远。

  这时,吴廷玉也在为种地操心。

  大片的耕地被开垦出来,可不能直接都种粮食,许多急缺的东西也是要种的。

  如考虑到经济因素,他决定种植大黄、甜菜,这是很好的经济作物。

  而粮食上,则是黑麦,土豆,黄豆,燕麦等,尽可能得多一些,防止灾害来了,一股脑的就没了。

  同时,养牛羊战马,同样需要大量的牧草,苜蓿草的大规模种植,是必不可少的,还有肥地的紫云英。

  种什么决定完了,还得考虑到农具,沟渠,以及如何组织牧民们种田。

  这一桩桩一件件,可是让人头疼的事。

  孔兴陵要求种亚麻,吴廷玉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