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18章 拜帖_大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流通最为广泛的。

  每年因为铸铜圆,获利过百万。

  甚至某些时候,财政困难了,还可以烂发铜圆,从而缓解危机。

  所以在清朝,为了缓解通货紧缩,不得不大量发行铜钱,以至于滇铜的开采数量与日俱增,达到年采两千万斤,这是明朝的数十倍。

  从而在清中期,一两白银兑铜钱一千二至一千六。

  “滇铜利润极大,不可不察。”

  朱谊汐警告道:“另外,缅甸毕竟不是亲藩,又与云南相邻,土司相互勾结,可得好好在意才是。”

  郑森点头应下。

  旋即,他回到府邸。

  虽然即将就任总督,但郑森却是丝毫不慌的。

  回到家中,大量的勋贵、文臣前来拜访,可谓是踏破了门槛。

  在朝廷之中,他算是比较特殊的那一个。

  在勋贵中,由于举家归降,献上了郑家数十年积累的船只,故而其父郑芝龙达成夙愿,成为了南安伯,大明勋贵的一部分。

  如今大明四大水师(包括即将成立的南洋水师),很大一部分兵将都出自于郑家,这影响是怎么也阻挡不了的。

  同时,郑森师承钱谦益,与东林党牵连颇深,后来甚至直接继承了其在官场上的人脉。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得知平步青云,无往不利。

  不然的话仅仅凭皇帝的关系。可没那么顺畅。

  毕竟东林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不过令郑森惊诧的是,在勋贵之中一向淡泊的黔国公府,今次也来访了。

  来的还不是别人,而是黔国公之子,沐忠显,未来的黔国公继承人。

  要知道,其姑姑可是在皇宫之中被皇帝宠幸呢!

  无论是家世背景,还是关系人脉,黔国公府虽然低调,但也只是工作不足,在军中无法抬起头来,在朝堂上,可是势力不浅。

  别的不提,云南出身的官员们来到北京城,岂能不拜访一下黔国公?

  这可是惯例。

  沐忠显如今二十七八,倒是仪表堂堂,雍容大方,想来是没吃过这么苦,细皮嫩肉的。

  与郑森这种被海风吹得黑麦色的人站在一起,简直是两样人。

  但沐忠显却不敢瞧不起这位未来的云贵总督,反而十分的客气。

  “世兄不曾在京,倒是不得见面。”沐忠显笑道:“如今一登门,就已经是云贵总督的高位,真是令人羡慕。”

  “云南乃我沐家乡梓之地,还望总督多贾照顾。”

  虽然沐家祖籍在安徽凤阳一带,但世人都将其看作是云南人,其本人也是这样想的,毕竟安徽的祖宗都找不到,拜谁去?

  “这是某应该做的。”郑森也想借着沐家的影响力坐稳位置,能够尽快的抓住大权,那是最好不过。

  所以两人聊的倒是挺开怀,并没有什么矛盾之处。

  无外乎沐家在云南有许多的庄园,生意,希望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郑森倒是如实道:“如今陛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