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44章 陵寝_大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百年来的交战,已经让其伤痕累累。

  而为了巩固统治,用战争红利来树立威望,则是最好的方法。

  布哈拉汗国是尝试,而对付哈萨克汗国自然是尝到了甜头。

  鲍里斯在遇到那群哈萨克人后,在伊犁接二连三地碰到哈萨克商人,这时候他才觉得正常。

  赚钱嘛,进货是最多的方式习惯就好。

  翌日,明人的官员接见了他,然后派人一路送他向东而去,路线朝向是东方。

  一路上,除了草原就是戈壁,不知道牛羊,让人目不暇接。

  辽阔的草原,更是让人精神百倍。

  很快,他路过了乌鲁木齐,来到了高昌府,也就是吐鲁番地区。

  这里常年干旱,高温几乎能把人烤熟了。

  鲍里斯感觉自己都快炸了,不得不让整支队伍停下来休整。

  这时,突然在一处地洞中,跑出来大量的百姓,虽然一个个灰头土脸,但脸上却写满了兴奋。

  “这?”

  鼹鼠一般从地底而出,吓了鲍里斯等人一跳:

  “贵国还有人喜欢生活在地底吗?”

  “那是坎儿井。”

  翻译忙过去问询,得知了这个答案。

  所谓的坎儿井,其实就是在干旱地区,为了灌溉农作物,同时也是为了保存用水减少蒸发,人们一般都会在地底修建暗河。

  换句话来说,就是地底下流淌的河流。

  平常百姓的取水,就像是打井水一般,吊去木桶取水,只不过绳子较长罢了。

  一尺来宽的井口,深不见底的地下河,叮咚作响的泉水,这种迥异的风貌让一众俄罗斯人目不暇接。

  “明人,果真奇特。”

  鲍里斯瞅着深不见底的坎儿井,忍不住感慨着。

  “坎儿井在高昌随处可见,数十万百姓因此受益。”

  这时候,组织徭役的官员却快步而来,昂首道:“高昌人夏收后,坎儿井就得修了。”

  “我能下去看看吗?”

  鲍里斯望着深不见底的坎儿井,突然兴致大增。

  官吏则有些好奇,但却跟着他下了坎儿井。

  只见,本以为逼仄,但坎儿井的水道却极为宽敞。

  四通八达的河道,让人根本就不知晓哪条同样何处,似乎随便走一条就能抵达某家井底。

  土壁上,水流冲刷的痕迹让人印象深刻。

  但那深不过数尺的地下河,却让官吏们皱起了眉头。

  “如今是旱季,水位不到三成,底下的坎儿井水不够……”

  官员轻声说着:“如今高昌府的丁口日渐增多,故而要将坎儿井延伸扩宽,灌溉更多的庄稼,养活更多的人。”

  “我看他们的样子,似乎并不是农奴?”鲍里斯小心道。

  “他们属于普通百姓,夏收后自然可以征召服徭役。”

  官员得知此人是来求见皇帝后,瞬间热情起来:

  “只要坎儿井挖的够深,旱季就不可怕。”

  鲍里斯沉默。

  他环目四望,区区数个衙役,就把上千民夫管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