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5章赵国最后的大将_历代王朝更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期认为,此次李牧同样的坚守不出和秦军对峙,想必也打着和廉颇一样的算盘。

  但是秦军千里跋涉,远征赵国,粮草必定不济。长久下去,如果战事没有推进,则最终会不战自溃。于是,樊於期定下了一条计策,亲自率领主力进攻肥下,企图给赵军造成一种错觉,以诱使赵军放弃城池,出门救援。只要赵军走出了城池,则秦军就可以在运动中歼灭敌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李牧早就看穿了敌人的一切,对于樊於期的诱敌救援的计策,丝毫不为所动。这时候,赵军之中也产生了分歧,尤其是偏将赵葱急忙向李牧建议,要求火速出击,救援肥下。李牧只能向大家细心解释,如果敌人去攻击,我便去救援,就会受制于人,乃兵家之大忌。

  在说服将领之后,李牧又为赵军定下了破敌之策:当前秦军为了吸引赵军前去救援肥下,主力军队离开了大营,所以营中的兵力必然十分薄弱。赵军多日以来一直是避而不出,这让秦军觉得赵军肯定不敢出城相战。如此,赵军只要出战,便能够起到出其不意掩其不备的作用。

  果然,赵军大军突然出现在秦军大营面前之时,秦军惊愕不已,虽然没有太大的慌乱,但是敌我之间的实力差距太大了,所以李牧很快便扫清了秦军大营的留守人员,其全部辎重也被赵军俘获,可谓大获全胜。

  在李牧出战之后,樊於期经过认真的思考,遂决定率领秦军主力,回去救援秦军大营。可是他没有料到,李牧会那么迅速便将秦军大营攻克。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李牧对秦军的每一个举动,似乎都能够事先预料,竟然在半路上备下伏兵,待秦军一到,便从正面阻击秦军。眼看着秦军殊死一战,即将攻破正面赵军的防守,突然从两翼之间杀出了另外一股赵军,看那规模俨然正是赵军的主力。秦军再一次猝不及防,很快便被赵军杀得溃不成军。

  樊於期最终只能率领为数不多的亲随突破赵军的重重围困。但是他不敢回到秦国,害怕回到了秦国,秦王会追究樊於期兵败的责任。当今天下,只有一个国家实力未损,和秦国的关系也比较紧张,是樊於期可以投靠的国家,那就是燕国。可是他却不知道,秦国统一天下的步伐,不是一个边陲之国或者是一个绝世名将可以阻挡的。

  秦王政听闻了这个消息,震怒不已,将樊於期的三族全部诛杀,同时还通告天下,谁能够献上樊於期的人头,秦王必定会赏赐其千金,封万户侯。樊於期最终没有逃脱死于非命的命运,为了成就荆轲名动天下的刺杀,毫不犹豫地献上了自己的头颅,让荆轲拿去做了觐见秦王的见面礼。

  赵军通过这一次大胜,对秦军造成了沉重的打击,赵国也得到了暂时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