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4章所谓的“大势所趋”_历代王朝更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特殊的优势:

  第一,秦国具备地理优势。它地处中国西北部的渭河流域,进可攻取中原腹地,退可以在函谷关一带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抵抗外敌。

  第二,变法后的秦国内部稳定,使得秦统治者可以丝毫没有后顾之忧地进攻东面的其他诸侯国。

  第三,拥有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从当时的武器装备来看,秦国军队是最早用钢制武器取代青铜武器、用骑兵取代战车兵的中国人。再从当时的经济实力上看,公元前318年,即秦惠王在位期间,秦军顺利占领了四川的产粮大平原,这不仅大大地扩大了秦的地盘,也极大地增强了秦的经济力量。以天府之国的优势,滋养秦军从长江和函谷关南北两路出发,实现其一统天下的战略意图。

  第四,秦统治者是些能干而又野心勃勃的现实主义者,大力而连续地引进人才的同时,还率先应用法家学说,实现中央集权,为国家和军队积聚力量,成为战国七雄之中,最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一个。

  商鞅死后,秦惠王继续推行商鞅的改革策略。秦国在秦惠王的经营下,用27年时间休养生息,使得商鞅改革的成果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及至秦武王嬴荡即位,秦国之强大已经在其军事行动上显示出来。

  从嬴荡的名字就可以看出,秦惠王对其寄予了称霸中原、荡平天下的厚望。历史记载,秦武王嬴荡身高体壮,有神力,喜好跟人比角力。不管是英雄所见略同,还是沆瀣一气等词汇,都讲述了这样一个事实:秦武王喜欢和他一样的人。所以秦武王在政期间,大力士乌获、任鄙、孟说等人都曾因为力大无比而被封高官。即位4年之后,即公元前307年,力大无比的秦武王与孟说比赛举“龙文赤鼎”时不幸折断胫骨,不久便气绝身亡。

  秦武王之死,对于正处于上升期的秦国而言,本来算不得大事。然而由于他没有子嗣,秦国因此陷入了政治的大混乱时期。

  大乱之后,方能大治,而大凡大混乱之时,必然有一些人,枭雄也罢,英雄也好,不会甘于寂寞,会逐步浮出历史的水面。

  就在秦国面临四分五裂的危机时,以秦惠文王的发妻惠文后、秦武王的王后武王后以及武王的弟弟公子壮结成的政治集团和以芈八子(后来的宣太后)、魏冉为首的外戚势力开始了持续三年的夺位之战,决定秦国命运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另一场意外就在这一期间产生。

  王室正统结成的集团,名正言顺,在政治上的优势更加明显。但是魏冉也不是泛泛之辈,早在秦惠文王时期,就已经在秦国担任重要职位,及至武王暴死,魏冉再次成为秦国国内最具备实际权力的人物。此时的魏冉,因为其姐姐的缘故,还得到了韩、赵两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