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七十章 解决个难题_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司徒美堂同样来到了加州,并且带着李谕去洪门坐了坐。

  旧金山向来是华人聚集地,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纪,华裔也占了旧金山五分之一的比例。

  洪门大佬黄三德隆重地接待了李谕,他赞道:“尊下乃中国人之骄傲,才能令人惊叹,震惊四海。”

  “声名都是身外之物,”李谕随口说,然后问道,“旧金山的华人目前情况如何?”

  “已经大致从两年前的地震中恢复,”黄三德说,“当初旧金山政府对华埠的救济并不及时,甚至没有把华人街列到重建名单中。我们询问原因,他们却说美国政府没有保护华人的义务。好在我们自强不息,自费重建。旧金山政府见状,为了日后收税,终于不得不拨款重建。”

  旧金山的华人还是很团结的。

  那场地震后,有很多美国人干脆把自家未倒塌的房子烧掉,因为加州法律明确规定,如果居民的房子受到地震侵害,但没有发生倒塌,保险公司不会做出赔偿。

  地震后的房子不少成了危房,无人敢住,为了满足赔偿条件,他们只能偷偷烧掉。

  李谕说:“一路上我看华埠的生活还是很困难。”

  黄三德说:“现在没有了修铁路的工作,淘金热也淡了下去,大家少了经济支柱,的确困难。不过总归能够活下去。”

  吕碧城在公共场合举止落落大方,英语口语练得很好,再加上文学及艺术的影响力更加广泛,吕碧城还会中国传统书画,导致她上台后人气比李谕还要高。

  经过几轮测试,仪器证明可以使用。

  梅贻琦此后去美国留学,学的就是电机工程专业,对李谕说的内容非常感兴趣,于是接着问道:“要怎么做?”

  黄三德在司徒美堂处早就听说李谕的能耐,高兴道:“这种体力活好干!能招募的工人数量大,比起先生在底特律、纽约的工厂,可简单太多。”

  李谕停下脚步,问道:“你怎么到了北洋大学堂?”

  杨士骧并不懂声波的强度怎么记录,不过英国人和法国人听后倒是频频点头。

  大范围的联络很难,但就像你做了点什么坏事,没两天全村就都知道。

  李谕已经想好对策:“诸位,想要评判此事其实很简单,在物理上,声音的本质就是一种波,所以只要把声波的强度记录下来,体现到白纸黑字上,就是最有力的证据。”

  两人很快到了直隶总督在天津的府衙。

  加州目前比东部的几个州穷,但风气比较开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斯坦福大学从建校开始就招收女生,比起哈佛、耶鲁、牛津之类的名校早了快半个世纪。

  “我更不是福尔摩斯。”李谕说。

  李谕摇了摇头:“不用的,就算不加入,我仍会帮助洪门以及众多华人同胞,而且我已与司徒大哥结拜,对洪门来说是自己人。再说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