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04章 早朝议政!杨士奇出手!_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务博户口加增之名,不顾民之疾痛,必求溢于前额,故应删者不删,不应增者而增,甚则人已亡而不肯开除,子初生而责其登籍,沟中之瘠犹是册上之丁,黄口之儿已是追呼之檄,始而包赔,既而逃亡,势所必然……”

  此话一出,大殿内鸦雀无声,陷入了诡异的寂静之中。

  不少朝臣更是脸色大变,恶狠狠地盯着杨士奇,恨不得将他给生吞活剥了。

  原因很是简单,杨士奇这番话语,意思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天下很多地区都存在户丁编审中的虚报和浮夸之风。

  毕竟丁银编征制度始设不久,自然有着不少疏漏之处,可以钻的空子简直太多了。

  杨士奇此刻提及的户丁编审弄虚作假,这正是士绅缙绅的手笔。

  他们通过这种方式隐瞒自己名下的田产,再将徭役赋税摊派到那些根本不存在的虚假户口上面,而地方官府为了完成税额,于是乎这些士绅缙绅摊派的徭役赋税最终只会落到老百姓头上!

  这只是其中一个手段罢了,不过却是最行之有效的手段。

  然而现在杨士奇当众给提了出来,那无异于是在打他们这些缙绅的脸啊!

  事实证明,这些朝臣猜得不错,杨士奇就是在打他们的脸,而且不等他们开口反击,杨士奇的一套组合拳就接踵而至。

  “皇上,而士绅缙绅利用优免特权隐漏人丁,奸猾之徒又托为客籍以为规避,而丁银项目仍然存在,结果便落在贫苦农民的身上,导致百姓困苦、民不聊生,其中在实行户等编审制的地区,出现了利用户等进行放富差贫的现象!”

  “如山东曹县,豪强尽行花诡,得逃上则;下户穷民置数十亩之地,从实开报,反蒙升户,结果其间家无寸土,糊口不足,叫号吁天者,皆册中所载中等户则也!”

  “这样一来,一方面地方官府为追求溢额在编审时多行虚夸;另一方面舍富就贫,丁银溢额增多的结果便是使得老百姓承担起更多的丁银来,饱受所谓的‘代纳’和‘包赔’之苦!”

  “富者田连阡陌,竟少丁差,贫民地无立锥,反多徭役,如此何其不公也?”

  杨士奇一甩袖袍,直接跪倒在了地上。

  这位隐忍了三年之久的内阁大学士,终于在此刻露出了獠牙。

  杨士奇自从当年接下了摊丁入亩这项差事,就一直在为此事做准备。

  毕竟朱高煦给出了承诺,只要他杨士奇完成了这项新政,那他就可以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无冕宰相,真正完成自己的政治理想!

  然而这一等却是整整三年之久,久到杨士奇都有些怀疑,他当年是不是被朱高煦给骗了。

  现在,时机终于成熟了!

  杨士奇满腔愤怒的声音响彻殿宇,令所有朝臣都是心头狂震。

  这个杨士奇,他这话是什么意思?

  富者田连阡陌!

  贫民地无立锥!

  这是直接撕破了那层遮羞布啊!

  你杨士奇难道疯了不成,你自己又何尝不是士绅缙绅的一员?

  这个天杀的混账东西,他究竟想做什么?

  一时间,百官哗然,议论纷纷。

  朱高煦及时出手,冷喝道:“真有此事?为何朕先前毫不知情?”

  “皇上,以往丁银与里甲、均徭等四差银一起,都由地方官员征用,并不上缴中央户部,然而实际上这项收入大多落入了官吏的私囊!”

  “中央户部只有户丁的总数,连全国丁银的具体总额都不知道,一直到了武德元年户部开始推行丁银编征之策,以解决丁银的处理以及如何支配的问题,但这项制度并不完善,以致于给了士绅缙绅可乘之机!”

  听见这话,群臣愈发震恐不安。

  杨士奇这是疯了吗?

  他直接将矛头对准了户部,当户部尚书夏元吉是死人吗?

  一时间,大殿之内寂静得有些可怕。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