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95章 种地_废太子生存指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专管农事生产,对田亩产量了然于心,整个广州,就算是拥有最肥田亩的陈家,亩产最高也只有327斤,还被陈家津津乐道了许多年。

  裴凛之说:“君无戏言。陛下岂可哄骗林大人。”

  林鸿舔了舔唇:“陛下,若真如此,我便可替林家做主,愿意出让这几顷土地,只求让林家能购得陛下所说的种子。”

  萧彧微微一笑:“我要这土地,便是为了培育这水稻种子,日后这水稻种子不仅会供给林家使用,也会供给天下百姓使用。”

  林鸿一愣,然后退后一步,跪地便拜:“是臣狭隘了。不及陛下这等高瞻远瞩、心怀天下。”

  萧彧满意地点头:“不过林大人的好意我还是收下了,就用林家的地吧,待我的种子培育出来,日后若想向天下百姓售卖稻种,只有那几顷地是远远不够的。少不得还需要旁人来协助种稻种。”

  林鸿瞬间便明白过来:“谢陛下恩典!下官今日便回去同祖父商议。”卖稻谷和稻种的差别那可不是一般的大啊。

  萧彧点头:“有劳林大人费心了,地要连在一块儿。”

  “下官明白!”

  林鸿离开之后,裴凛之笑着说:“没想到还挺顺利。”

  萧彧说:“有利可图,自然顺利。但他若是知道将来我打算没收他家田产分发给穷人,你说他会是什么态度?”

  裴凛之诧异道:“陛下是要均田地?”

  萧彧捏着下巴:“所有土地收归国有,包括世家大族的土地,然后按人口均分田地,你说这会引起什么样的惊涛骇浪?”

  裴凛之露出苦笑:“陛下这是要犯众怒啊。”

  一旁的向阳则默默地替萧彧抹了一把汗,这恐怕会逼得那些豪强们造反吧。

  萧彧微笑:“慢慢来吧。”

  林鸿回去一说,林家族长很快便答应了下来,并且主动送来了田契。一共是十顷地,一百五十亩,一半为水田,一半是旱田。

  水田因地势低洼,常年积水,富含有机质,故而比旱田肥沃,用来种杂交水稻再合适不过。

  旱田需要灌溉引水,可以种水稻,也可以种菜。

  裴凛之这边已经从军中抽调了二百名年纪较大、体能较弱的士卒去种地。

  广州位置比崖州靠北,一年两熟,此时晚稻已收,田地正空闲着。

  萧彧便让士卒们去种菜,除了自己吃,更重要的是培植各种蔬菜香料的秧苗、种子,慢慢向广州人民推广。

  官员们都觉得很意外,新皇帝到了广州之后,干的第一件事竟是买地种菜,从古至今,都没听说过这样的皇帝,真是稀罕之极。

  那些世家大族们也都袖手旁观,等着瞧热闹。

  他们当然也不理解,林家怎么就把最肥沃的地出让给了朝廷,是迫于威压吗?一问林鸿,林鸿故作神秘:“我自有我的道理。”

  有些人则去跟林家人打听,林家人都表示:“老爷子决定的,不知道。”

  地解决了,萧彧便抓紧时间整修番禺城内的街道,别说作为皇都,就作为一个州城来说,番禺这城市建设也是够寒碜的。这王启在番禺干的年限也不短了,怎么就能够容忍这么破烂的街道存在呢?

  裴凛之到广州后,便就近找了一处石灰石山,安排士卒去开山烧石灰。

  为什么用士卒?萧彧说:“闲事生产,忙时打仗,创业初期,大家都辛苦一点。”

  石灰一烧好,朝廷便在番禺征集劳役修路和沟渠。

  番禺的自然条件不如崖州城,没有山泉水可以引进来,这沟渠便是为了雨季时疏浚雨水的,以免城内引起洪涝。

  不过要比崖州麻烦一点,沟渠上要盖上青石板,以免行人动物失足掉入其中。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