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九十三章 用真诚换真心笑容(两章合一)_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不知晓,公公和家父两位老人家,共买六十套咱家茯苓出的那套书籍,赠与亲朋。”

  当然了,她也买了,就为看几眼。有的能看懂,有的看不懂就硬看。只要是自己儿媳写的,能和颜大儒那样的大学将名字摆在一起,看见那俩名字,她就骄傲。问过儿子后,知道那笔名是儿子别院其中一间上面挂的,她还陪婆母在天好时特意去陆园转了转。

  婆母说,那丫头能将笔名起这个,就可见心里有她儿子,她听着就更放心了。两情相悦,才是以后相伴百年最好的开场方式。

  陆夫人说完,陆畔的两位到场姨母和两位舅母,就纷纷对钱佩英、对坐在身边的何氏和朱氏,露出真诚笑容表示:

  是啊,当时宫里传出这个消息,两家人很是为这事与有荣焉。到别府做客,被旁人问及著书人,是珉瑞被皇上指婚的那位王妃吗?她们一口应下,心里透着舒坦。

  何氏对陆畔的大姨道,“是吗?京城那么多官员家里也知道了?呵呵,我不太懂这里的事儿。我们宋家就是知晓孩子格外好。孩子甭管喜欢什么,咱们都支持还要给配合。看书写书累脑子,她大伯常说,快给补补,我们也就能做这些。外面人是怎么看这事儿的,我们还真不知晓。”

  何氏本不想说这些话来着,怕给胖丫丢脸。

  可是珉瑞大姨是看着她说的话,她总不能当哑巴不回应吧,最起码的客套话要说。

  但让她说那些虚头巴脑的,她寻思可别装了,万一哪个词甩的一半对一半不对,更让人笑话。

  她这记性本来就不好,脑子已经一片乱,景嬷嬷教的早就一紧张全忘了。

  却不想,陆畔的大姨倒忽然觉得茯苓的大伯母挺好。

  陆畔的大姨虽不太了解贫苦人家发迹的奋斗过程,却也在娘家曾听父亲感慨过:不得不承认,和出身无关,某类人聪慧的头脑就是与生俱来。但因出身寒门,明明资质不错,家里拖后腿,再无向学心思,很是可惜。

  昂贵的束脩费是一方面,更多的是环境。

  寒门家长们不仅不能提点这类聪慧孩子的学问,而且还意识不到要给提供一个好的向学环境。

  这个宋家,听话听音,从寻常的话中才能得知真相,就不一样。

  帮不上忙,却也知要将衣食住行安排妥当,更难得的是,对女孩子能有这个意识。想做什么就去做,需要什么,家里尽量的置办齐全。

  难怪如此,珉瑞的媳妇在女孩子长身体最该学规矩的年纪里,随家人逃荒后,还能是现在的这个样子。

  粥棚不是没布施过,逃过荒的女孩子那身上的戾气或是胆怯,不是没见过。

  可见,在经历那些后,今日能指婚为王妃,能被陆家看中,能让她外甥珉瑞总是情不自禁用眼神搜寻那个倩影,安稳后这几年间,那姑娘离不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