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百一十章 想长高高_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谁也拦不住马老太要找人家门上去。

  就这种时候,宋福生出来劝解都不好使,更何况他也没打算劝。

  只任由老爷子在院落中提醒道:

  “你们几个不准站在门口骂街,你当那是在村里呢。老百姓不知晓咋回事,一听是知府家的热闹的事更兴奋了,更会传的有鼻子有眼。”

  马老太说她知道,还不让葛二妞和王婆子她们跟着去。

  王婆子却挎着她胳膊,非要跟着走。

  老太太离开后。

  老爷子让将热饭腾在锅里,等生娃子娘回来一起吃。

  先少量的端出一些,给福生那屋送过去,上衙一天了,挺累的,那饭捂的早就没了香味,或是谁饿谁先吃。

  父母心情不好,米寿和茯苓进了屋。

  米寿陪宋福生吃饭:“姑父,别生气,在意别人嘴里怎么说做什么,又不会少块肉。”

  宋福生筷子一顿,“说你是累赘,你也不生气?”

  米寿给姑父夹菜:“没见过哪家累赘,打小就像猴似的蹿您身上,背啊抱啊的。我和您一样,只是生气她们说我姑母,说姐姐,她们毕竟是女子。”

  男子就无所谓了。

  英雄不问出处。

  胯下受辱最后封王封将的比比皆是。

  米寿微挑一下眉:

  所以说,他到底是姑母的累赘还是姑母姑父一家的荣耀,且往后看。

  男子的脸面要靠自己挣。

  而不是她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她们又不上皇上,会金口玉言。

  他五岁那年就知晓这个道理。

  看看姑父这些年做的事。

  姑父从不回避那阵逃过荒最难堪的日子。

  为让家人日子过的更好,更是当街叫卖过。

  要按照读书人之间默认的常理,那许多事很受人诟病,但姑父在意过吗?不照样是天子门生?

  更何况,五岁那年,他还认识一位叫陆畔的小将军哥哥。

  如果说,姑父是他的榜样,那么哥哥对他的影响很大。

  那时的小将军哥哥,应是还没有私心(比方说对他姐的私心)。

  没私心就很刚啊。

  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从第一次见面骨子里就似透着一句话:你们算哪根葱?任何人影响不到他。

  宋福生停下筷,望着米寿,终于明白那些大孩子,为何愿意和他家米寿一起玩了。本来还以为是给自己面子呢。

  八周岁,九虚岁,就能有这种心性。

  “最近功课如何啊?”

  “中等,颜夫子比会宁先生讲的深刻得多,我死记硬背没问题,但理解能力还是不如稍大的同窗。”

  宋福生惊讶。

  “你不是在会宁就是中等,到颜夫子那里还是中等?”

  这么厉害吗?

  念的那可是下届进场的科举班。

  他以为来了府城会倒数。

  更何况这孩子最厉害的,不是眼下就能到中等程度,是听话听音,你听听这小孩儿,他很能找到自身不足。

  那四书五经,儒家道理密密麻麻,没有那份阅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