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九十三章 人心可鉴(两章合一)_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冷风吹过三江源。

  白雪落在长白山。

  这个冬天,北方第一场雪花,毫无征兆的落了下来。

  两支队伍。

  那支标有“黄龙特产”,由正官员和快马运送的队伍,已经到达京城织造办,陶大人派出亲信正在奏事处填写贡单。

  而载着百姓希望的千里马队伍,却仍在路上。

  没办法。

  咱们没有太多马匹,大多数是骡子、老黄牛。

  就这,在会宁当地招工上来的小伙子们,还认为已经很厉害了。

  知县大人好厉害。

  有那么多牲口运输。

  能在过城时,掏出不被当地官员难为的通行证,别人一见就喊话:“放,放,放。”

  一路居然还有歇脚的地方。

  他们头一次走这么远的路,感觉处处开了眼。

  郭老大戴着耳包抬头望天,发现雪有越下越大的趋势,回头打手势让传话下去,停一下,不差这一会儿。

  让大伙将棉衣系紧些,都打扫利索穿暖和的,咱们再卖力赶路。

  小伙子们立即戴好手套,给面部围上棉头套,那头套只露俩眼睛和俩鼻子眼,脚脖子扎上乌拉草,又扣上带耳朵的棉帽子系好带子。

  这一套穿搭,属于工装,全是发的。

  千里马给他们发这些工装不要钱。

  是,没要你们钱,宋福生却花出不少钱。

  这玩意又不是从天掉下来的,要买料子要雇人裁剪大量制作要给手工钱。

  真是大量。

  宋福生不止给运输的小子们花钱做工装捂的溜严,而且还给例如造松花石的那些特产队全配上。

  好些人都不理解,认为这钱花的冤枉。

  老百姓要想干这活,理应由他们自己带齐不是吗?

  家伙什都不齐全,还出来打什么工。

  宋福生却不那样看。

  他甚至对各个特产队喊出过话。

  像这次运输队出发,他就特意嘱咐过:

  路滑的时候实在拽不住车,宁可翻车糟践一些,也不要为挽救财产有伤亡。

  在宋福生那里,以人为本,从来就不是空话。人在,就等于钱在。

  你都说百姓爱戴他。

  老百姓们不是傻子,能从方方面面感觉出来县太爷待他们好。

  所以说,宋富贵感觉此行压力大。

  因为他知道福生眼下很穷,从来也没有如此穷过。

  穷到将马老太和胖丫点心店的存项都给搜刮了过来,弄得老太太想在黄龙城开大店,最后却只兑下一间小铺子。

  那铺子小的,都不敌以前在奉天下面葭县的铺子大。

  穷到,福生私自挪用了公款。

  不动那钱不行。

  像收蜂蜜要先将银钱给蜂农吧,收山货,收人参更是,给那些参把头开的银钱极为丰厚。

  还有招的这么多工人,每天都在大量的向外发工钱。

  而欠谁的,福生说了,也不能欠老百姓的吃穿用度钱。

  老百姓更难,秋收后被收缴完税,就等着给知县大人干活挣钱多存些粮呢。

  没办法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