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二十章 说一句,好久不见(二更)_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汪举人和杨明远一边喝着芝麻糊,吃着汪举人小厮摊的油饼,一边笑道:

  “一个人赶路多不自在,路上总是会少一些关怀。

  咱们这些人跟在宋孝廉后面,省了太多心。

  这冬日赶路啊,也不觉得孤孤单单,倒是热闹至极。”

  杨明远说:

  “我看到的是宋举人施恩于许多人。

  听说前面有大村庄,招待起来能比这里更周到,宋举人却让镖局常年光顾这里。

  难怪进了村,这里的老先生就对他真心诚意的道谢。这里,想进城卖柴挣个针头线脑的铜板钱都不便。

  宋举人总是能顺手就帮助更有需要的人。

  想必,咱们之后的路还会入住许多贫穷的小村。”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杨明远放下饭碗,不仅感慨的念了出自《荀子》的话,而且又脱口而出念了出自《云笈七签》里的一段话。

  汪举人含笑点头赞同:积德行善之家,会恩泽及子孙的。

  连同杨举人后面的那段话,他也很是赞同。人如若长期行善,确实会形成一种高尚的品德。

  这第一晚,可不止这两位举人在夸赞宋孝廉,其他各屋里的举人老爷们,也很是感念结伴而行的好处。

  五十六位举人,将来遍布各地当职。

  他们过后回忆过,似乎和宋孝廉之间的缘分,并不是从参加婚宴而起,也不是那次茶馆聚会,而是从一路同行的第一晚开始的。

  第二日,举人们收拾妥当,望着老乡:“住宿费多少啊。”

  淳朴的老乡们搓着手,心里有点没底气道:“回老爷话,八十文。”

  八十文是不是有点要贵啦?

  可是柴火都给捋的齐齐整整,骡子水都恨不得给煮开晾凉了喝,屋里打扫的比过年干净,还让村里刘老二特意正月初十进城买了蜡烛和灯油。

  就为了这一天,刘老二带村里几个小子挑担子为进城走了一天一宿,族长伯说,招待的档次上去了一点点,要开口说这些铜板的。

  咱没糊弄人。

  这不嘛,老乡说完八十文后,急忙又向举人老爷们解释,各家是同一个价银的,家家都是收这些。

  举人们:才八十文?

  有举人给了一钱银,不用找啦。

  更有那大方的举人老爷,不仅给了房费,而且还给赏钱。

  惹的一辆辆车驶出小村庄时,村民们是从心往外的不停挥手,喊着祝老爷们高中。再来啊,回头考完再来这里住。

  宋茯苓偷偷用手机拍下这个小村庄。

  钱佩英偷偷地从包里拿出ipad,准备看电视剧。

  本来米寿今儿想和姑母姐姐坐在一起来着,钱佩英不让,找你姑父,去头车。她还想看电视剧里那钻石王老五“will”呢。就可见钱佩英有多喜欢帅哥吧。年纪越大,越喜欢长相精神的小伙。

  “姑母,那位杨举人总和姑父聊学问,我怕我再听下去,他没记住,我全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