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七十四章 几亩田,两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_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了这些感人的种子,宋阿爷就定下来隶属于他们这伙人的一百二十四亩田该种些啥了。

  谷子种两亩。

  两亩小米,够胃肠不好的娃子们吃不?

  够啦,咱家娃皮实,就没有胃肠不好的。

  种玉米三十亩。

  “得那样,得。”几个上岁数老爷子一起点头认可。

  小麦三十亩。

  要种那些面粉吗?

  产量低呀。

  低也得种,从胖丫往下数,都馋。

  也是,那……中!

  高粱十二亩。

  “大豆五十亩。”

  宋茯苓问她妈还有啥讲究没?

  钱佩英告诉五谷不分的女儿,荒地,也就是咱老百姓俗称的生茬地,那种从来没种过粮食的地,头一年种大豆好,能养地,肥地,种过大豆后,第二年就能差不少。一般有荒地的人家都尽量种这个,甚至全种。但是咱们这些人不能总买着吃啊,没办法,产量低也要种些其他粮食。

  宋茯苓点点头:“其实咱家种豆子好,咱做辣椒酱,生豆芽,都需要豆子呀。”

  宋阿爷他们那面也还在商量,“团长?”

  “阿爷,早就说过,在家就别团长团长的了。”

  “啊,福生,一天都给我叫乱套了。那什么,我看山上给划出的那片地方,除了种辣椒,咱再好好寻寻开垦一大块。”

  “种啥?”

  几个老头立马七嘴八舌道:

  “种花生。”

  “头伏萝卜二伏菜,还得种萝卜。今年可不能再买的吃,卖咱一个铜板一袋子也不买,就没听说过吃菜还花钱的,不合适。”

  “对,种大白菜,今年咱们可要多种些。”

  “好,”宋福生一锤定音,那咱们就这么定啦。

  说实话,听着就累,家里一百多亩的田,官府划定指定的五百亩辣椒地,自家还要在山里再拓荒种花生种菜,瞧大伙摩拳擦掌的样,还是拓得越多越好。

  这一大片地,你想想都干出界,跑五福村去了,就能想象有多大块地方了。

  如果想象不出来,他家五谷不分没种过地的小硕士,正好算出了公式,让她来告诉你。

  宋茯苓:将家里的这些地用脚丈量?走,她是不能走的,

  但是,她是会坐家里算。

  按照国际足联规定的标准球场计算,六亩地是半个足球场大小,不算自家山上将要开荒的,只算山边荒地,假设有只有六百亩田,那么就是五十个足球场大。

  五十个。

  我的天。

  “爹,弯腰伺候这么多田,要累死了。”

  可不是……

  多亏有水车,省了一拢拢一个坑一个坑浇水。

  多亏他宋福生聪明,还改良了工具,不用一拢拢猫腰刨地,能直起一会儿是一会儿,要不然这老腰还能要了嘛?

  可是,仍然还有好多好多活。

  比如,最简单的,给这些人送饭都是个难事。

  最难的是山上的荒地。

  所以转回头,宋福生一咬牙,找门路托关系。

  在四处奔走的时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