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零四章 三更四更合一(为1800月票+)_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片茅草屋前,临时木匠宋福喜带着仨人在用墨斗量木头。

  眼下着急等他出活的有:

  得给地窖里打木头架子。

  要知道冬储菜不是往地窖里一扔就行的。都堆在一起,不得烂了吗?得弄个简易木头架子先放进地窖里,用木板子石头块架起来,一层一层往上摆冬储菜。

  然后这不是宋富贵在村里回收到大缸和坛子,要腌酸菜、要腌萝卜条咸菜了嘛,宋福喜作为木匠,还得给酸菜缸口、咸菜坛子口,做木盖子、木帘子。不盖上不行,万一耗子钻进酸菜缸呢。

  这都是着急的活计,半个时辰,他就必须得麻溜做出来的。

  小孩子们成群结队的从山边跑回茅草屋前,再从茅草屋前往山边跑。

  宋阿爷家的重孙女丫丫,也跟着来回跑,两个小包包头,其中一边的包包头都跑散开了,披头散发的。

  小娃子们在忙着往家捡石头。

  因为马老太说了,得捡些石头,一是往地窖里放,也是为了和木板子一起垫起冬储菜,一方面是得有大石头,等会儿腌好酸菜咸菜,上面必须得拿石头压着。

  虽然大石头,小娃子们搬不动,但是他们可以负责找,找到回来喊人,反正他们也不能干别的,闲着也是闲着,跑着玩吧。

  有的小娃时不时会被老娘一把揪住脖领子。

  当娘的从腰间扯出条也不咋干净的破布巾,抓过娃,布巾烀娃的脸上:“擤鼻涕,擤,使劲擤。”

  给擦完鼻涕了,再给娃放走,让接着跑去吧,还在身后嘱咐:“不行空手回来啊,找不到石头,就拽把干草带回来。”

  大一些的姑娘们,此时是干什么的都有。

  有和宋阿爷一起下地窝子里去耕地的。

  没错,宋阿爷和宋大伯他们种完了那四百斤蒜黄后,守了一会儿歇口气,又马不停蹄去剩下的那三个地窝子里耕地了。

  这不嘛,牛掌柜带着六个壮劳力已经出发了,推走了七台车。

  粮食眼下暂时不用买了,其实粗粮还得买个几千斤,毕竟哪有天天吃细粮的,不能那么过日子,在宋阿爷心里,那样不中。

  但是桥断了,眼下运输不方便,就先可着急的买吧。

  所以只派出去七台手推车,买着急要用的粗粒盐、细盐,兜里有剩余银钱多买些盐,以防后患。今个除了买盐,再就是全买大蒜。七台车手推车差不多就能装满。

  在大蒜没买回前,先把地窝子的土地耕出来。

  还有一部分姑娘家,依旧在屋里不停地编草席子。因为每家炕上都会用到草席子,要不然炕上铺啥?三叔说大棚上也需要双层甚至三层的草席子,到时候得盖到房顶。需求量很大,她们得多编些。

  守着这些姑娘们干活的是宋银凤。

  宋银凤此时坐在草席子上,手里拿着针线、布料、棉花,在给钱米寿做棉袄棉裤。

  做完了,她还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