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二十一章 三更(为月票650+)_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伙听完炸了,有的难民干脆瘫在地上抹泪。

  不服啊,委屈。

  士、农、工、商、军户,他们以前可是农啊,好身份,现在却让他们当最底层的人。或许连最底层也混不上,直接哪里需要去哪里了,拿他们命填城楼填海。

  别说这些想不开的难民们,就是宋福生也一脸愁容,回眸再次瞅了瞅那告示。

  心想:

  第一种,干徭役的活,这在他们现代社会不就是蹲监狱嘛。

  到点起床睡觉,到点发饭,完了就是劳动改造,天天干活,挣得钱还不归你,白工。

  脸上刻字,跑你都跑不了,相当于通缉令,还是联网的那种。

  在外面,只要有人看到脸上有字的,不用查不用问,抓到就逮起来。

  第二种,你看看那上面写的,军户,不出一里之间,朝出暮入,作息之道相互知。

  啥意思,就是让大伙互相监督呗,最好在家门口活动,不准乱走,别惦记跑外面做小买卖、别寻思去外地串门子。

  军户也不比徭役强到哪里去,这就等于现代社会的监视居住加管制。

  去哪得汇报,给人种地种菜,种完得有一部分上缴,一打仗家里的劳力就得上。

  最关键的是,一代被定性为军户后,要是对战役没贡献没成为小领导,升不上去,世世代代都是这个身份,儿女通婚也只能和军户后代通婚,生下的娃还是这个身份。

  生娃,生男生女的,说句不好听的,从出生就定性,生啥有毛用?生几个又能咋的,全是白扔的货,想念书考学没资格,啥也不能干,生下来就注定是堵刀尖的命,你还生他干啥?让孩子遭罪吗?

  宋福生后槽牙疼,回头一瞅见宋茯苓,牙疼到脑上青筋当即一蹦一蹦的。

  摆摆手:“走,先排队去,边排队边研究吧,先让医官把脉摸了,领木签打粥。”

  宋里正这伙人,立刻给推车调转方向,跟在宋福生后面走。

  老人、妇女、孩子,有一个算一个,大伙除了叹气,就没有一个哭的,可比告示前那些难民们情绪稳定得多。

  不委屈吗?咋不委屈呢,一路逃荒到这,就是这么个结果?

  不晓得旁人,他们可是真真正正根红苗正的农民。

  可是,早被练出来了。

  一次次患难与共、一次次开总结大会,深深地教导了他们:哭、抱怨、骂天骂地,最没用。再一个,别说大骂了,你就是死道边也没人管你啊。所以排队摸脉喝粥吧,喝上粥才是稳妥之道。

  想排队也不是啥人都让进的。

  导向兵士问:“看告示了?”

  “看了。”

  “看懂了?”

  “懂了。”

  看懂才能进,进吧。

  一台台手推车,艰难的往道路两旁的山坡上推。难民们的手推车是不能随处乱停的,至少不能停在帐篷前挡路。

  宋里正张罗道:“快摸摸,有娃子发热的没?有赶紧说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