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2.我打不过西线,还打不过你东线?_红色玛利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况且根据法国那边传来的战况报告,德军已经完全性陷入到英法联军的泥潭里面。

  他们要想打破西线僵局,就必须调运更多的兵力过去西线。因此,尼古拉二世也同样认为,正在集中兵力攻打西线的德国,不可能顾及得到东线。

  再加上西南方面军已经取得了胜利,歼灭的奥军十余万人,华沙防战也取得了胜利。

  如此一来,他们便拥有更多的空余兵力去进行这场大战。

  他的目光死死盯着地图上柏林。

  不曾挪开半分。

  当天下午,尼古拉大公以沙皇的名义,向各个军团传达最新的战术部署。

  第八集团军与第四集团军汇合,与此同时,重新组建的第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再一次准备对东普鲁士进行攻击。

  这一次进攻,将会是最大规模的攻势。

  但与第一次进攻东普鲁士的战术类似。

  这一次,由第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依旧是主力部队。

  第四集团军和第八集团负责通过华沙,对德军侧翼进行攻击。

  四个集团军的兵力高达六十余万人,大量的武器装备和粮食物资正逐一运送而来。

  但因为即将要进入冬天,所以有更多的物资是以棉衣等御寒物资为主。

  当这个战术传达到四个集团军指挥部时,所有人都感到了惊讶。

  这个计划实在是太疯狂了。

  要知道,奥匈帝国可还没有败下阵来,即使在于西南方面军作战时,伤亡人数了近乎十万,但他们的核心战力依旧还在。

  帝国国防军并没有受到太大损伤。

  一旦全力进攻德国,会不会迫使奥匈帝国对他们的侧翼反击?

  率先提出看法和质疑的,是第八集团军总指挥布鲁西洛夫,他认为这种做法过于冒进,很容易让己方陷入奥匈与德国之间的包围圈。

  一旦六十万人都陷入到德国领土内,单凭西南方面军去防守奥匈帝国,那会十分吃力。

  而且要将六十万人的物资都运送过来,可不是一时半刻所能够完成得了的事情。

  根据计算,至少得有一百多条列车才能够运送得来。

  但俄国的列车并没有这多,在开启国家战争动员之后,其运送能力已经超负荷运转。

  毕竟铁路就这么几条,列车也就这么几十辆。

  一来二去,恐怕要到冬季才能集结完毕。

  如果在后勤物资都无法集齐就发起进攻,很容易重复坦能堡战役中的结局。

  所以布鲁西洛夫并不赞同这个计划,他认为过于理想,且过于看不起奥匈帝国了。

  然而尼古拉大公却驳回了他的提议。

  无论是第四军团的华沙防守战亦或是西南方面军的加里西亚战争,奥匈帝国所展现出来的表现都是极其拉胯。

  他们不单组织不起任何有效反击,甚至会因为军队内部的语言不通原因,导致命令传达有误。

  最典型的就是华沙防守战里面,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